在重慶鼎久管道有限公司的生產基地,焊槍的嗡鳴聲與鋼鐵碰撞的鏗鏘交織成工業的韻律。外焊工蔣艷俯身于工位,手中的焊槍劃出一道道精準的弧光,七年的歲月在她的護目鏡上刻下細密的劃痕,卻從未模糊她對未來的期待。
2025年春天,這道光有了新的延續——她的兒子加入鼎久,穿上深藍工裝,成為技術工程師助理,師從深耕行業二十載的工程師曹陽。
這一選擇,不僅是兩代人職業生涯的接力,更是鼎久“青藍工程”的生動實踐。該計劃取名自《荀子·勸學》中“青出于藍而勝于藍”的古訓,寓意以“藍”(經驗深厚的前輩)引“青”(潛力無限的青年),通過技藝傳承與精神浸潤,助力后輩超越前人,實現技術與價值的迭代升華。正如焊槍下的弧光,既有前輩的沉穩,亦需新銳的鋒芒,方能熔鑄出時代的品質。
談及選擇鼎久的初衷,蔣艷感慨道:“這里不僅有行業前沿的技術理念,更有像家一樣的團隊氛圍。孩子能在這里快速成長,我們做父母的安心又驕傲。”這份安心,源于鼎久對員工家屬的深度關懷——通過定向培訓、師徒結對,讓“鼎承者”在專業賽道上少走彎路,在傳承中實現人生價值的躍升。
曹陽為“鼎承者”量身打造的培訓計劃,體現了鼎久“做人做事并重”的育人哲學。
在曹陽的培養規劃中,專業技能與人格塑造并重。短期目標里,徒弟需扎根一線,掌握每一道工序的細節;中期目標則要求其獨立承擔項目,推動技術創新。公司為此搭建了立體化成長體系:每月三次的學習反饋、行業前輩授課、跨部門協作項目……
“培訓不是填鴨,而是點燃求知欲。”曹陽說。
“青藍工程”的意義,遠不止于解決就業。
從一根焊條到一條管道,從一位老職工到一個家庭的希望,鼎久用行動詮釋著“一流管道·品質生活”的深層內涵:它不僅是優質產品的輸出,更是對員工幸福感的守護、對行業未來的擔當、對社會價值的反哺。
我們相信,每一代鼎久人的堅守與突破,終將鑄就“一流管道”的筋骨;而每一個“鼎承者”的成長,都在為“品質生活”寫下生動的注腳。在這里,兩代人的夢想同頻共振,技術傳承與人文關懷交織成網,共同托舉起一個薪火相傳,生生不息的未來。